6月26日实盘配资网站
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
自6月28日起
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
3C标识不清晰、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
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
近日,广州地铁查充电宝的消息在社交媒体流传,有网友将其关联到民航局的新规。据实际了解,二者并无关联。根据现场实测,地铁安检关注的是充电宝容量,对3C标识没有额外要求。
实盘配资网站
1日下午,@广州地铁也发文引用相关话题称,请市民以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,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传闻。
广州地铁表示,根据限制性携带物品目录,每位乘客携带锂电池单个额定容量值不大于2万毫安,且数量不超过5个时可以携带进站。
实际上,广州地铁在民航新规出台之前就一直有针对充电宝的检查。携带充电宝搭地铁,背包过机时会被自动识别出来,需要交给安检员进一步检查。安检员表示是看充电宝容量“是否超过2万毫安”,这正是限制性携带物品目录的要求。
什么情况下充电宝可能发生
自燃、爆炸?
充电宝起火有多可怕?
01
|无法散热
充电时放在被子、盒子等不利于散热的环境,或者将充电宝放置在炎热天气中或发热机箱等高温区域,都有可能引发充电宝的自燃、爆炸。
充电宝热冲击实验。图源:北京消防
02
|过度充电
不要依赖充电宝的过充保护,充满电还一直插着充电器,不但会减少充电宝的使用寿命,长期过度充电也有可能导致充电宝爆炸。
充电宝过充实验。图源:北京消防
03
|劣质产品
劣质充电宝采用低质量的电芯和电路板,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。这些充电宝在充电或使用过程中,容易发生短路、过热等异常情况,从而引发自燃、爆炸。
04
|摔、碰、挤压
摔、碰、挤压等,可能会造成内部零件错位、电芯泄漏等,从而引发充电宝爆炸,充电宝外壳稍有鼓起时就必须停止使用。
充电宝挤压实验。图源:北京消防
05
|频繁使用
在品牌充电宝的一侧,有一个可循环使用标识,充电电池作为消耗品,在频繁使用中超过了可循环使用年限的话,电池可能会出现异常。
画圈处为充电宝上的电池可循环使用5年年限标识。图源:人民政协报
充电宝起火如何扑救?
是用灭火器还是用水?
消防员实验显示
干粉灭火器的渗透性和降温效果比较差
在应对充电宝着火时效果并不理想
而水能够渗透到充电宝内部
有效灭火并起到降温作用
因此,充电宝起火的
最佳灭火方式还是用水
你的充电宝安全吗?
什么情况下要停止使用充电宝?
请对照自查!
↓↓↓
通弘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